CopyRight ? 2020 洛陽歐雅景觀工程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rserved 豫ICP備16025989號-1 網站建設:中企動力
地址:洛陽市高新開發區創業路社區服務中心2-2-301
電話:0379-64322306
郵箱:oyjg_666@163.com
News Information
-新聞中心
2020-05-26 09:03:58
很多業主在裝修別墅的時候,都想了解別墅園林設計的主要事項。廣場景觀設計公司認為,如果別墅和園林沒有好好的規劃,園林和別墅的裝修就無法相得益彰,這樣就會影響到別墅的價值。別墅園林設計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點:
首先,別墅園林設計需要彰顯業主的一個品位、興趣、愛好,是業主生活品質的體現,因此在植被的選擇,裝飾物種的選擇,高低的搭配上都需要注意。在植被選擇的時候,可以添加上業主喜歡的比較個性化的植被,這樣不僅能夠與別墅的獨特性相輝映,同時也滿足別墅客戶追求個性化的心理。
其次,別墅園林設計需要與建筑的整體風格相搭配,比如別墅整體建筑風格是東南亞風格,在園林設計的時候,偏偏就種一些松柏等植被,這樣的搭配是植被的穿越,還是個性的搭配呢?因此在風格的選擇上,就需要注意,東南亞的建筑風格,可以選一些熱帶的椰樹等植物。
第三,廣場景觀設計公司認為,別墅園林設計需要整體規劃,別墅的花園不同于小住宅的小花園,它的面積一般非常大,因此和室內空間一樣,需要有一個整體的規劃??臻g的劃分,植被高低的搭配,如果是季節性的植物,還需要考慮季節的影響。否則就會導致春夏郁郁蔥蔥,秋冬凄凄慘慘的后果。
洛陽歐雅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是專業的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施工單位,歡迎全國各地的客戶來電垂詢:0379-64322306

2020-05-26 09:02:42
新型城鎮化是現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最大的內需潛力所在,是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也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秶倚滦统擎偦巹?2014—2020年)》發布實施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抓緊行動、改革探索,新型城鎮化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仍然存在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展緩慢、城鎮化質量不高、對擴大內需的主動力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等問題。為總結推廣各地區行之有效的經驗,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中央城市工作會議、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走以人為本、四化同步、優化布局、生態文明、文化傳承的中國特色新型城鎮化道路,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以提高質量為關鍵,以體制機制改革為動力,緊緊圍繞新型城鎮化目標任務,加快推進戶籍制度改革,提升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制定完善土地、財政、投融資等配套政策,充分釋放新型城鎮化蘊藏的巨大內需潛力,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持久強勁動力。
堅持點面結合、統籌推進。統籌規劃、總體布局,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著力解決好“三個1億人”城鎮化問題,全面提高城鎮化質量。充分發揮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作用,及時總結提煉可復制經驗,帶動全國新型城鎮化體制機制創新。
堅持縱橫聯動、協同推進。加強部門間政策制定和實施的協調配合,推動戶籍、土地、財政、住房等相關政策和改革舉措形成合力。加強部門與地方政策聯動,推動地方加快出臺一批配套政策,確保改革舉措和政策落地生根。
堅持補齊短板、重點突破。加快實施“一融雙新”工程,以促進農民工融入城鎮為核心,以加快新生中小城市培育發展和新型城市建設為重點,瞄準短板,加快突破,優化政策組合,彌補供需缺口,促進新型城鎮化健康有序發展。
二、積極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
(一)加快落實戶籍制度改革政策。圍繞加快提高戶籍人口城鎮化率,深化戶籍制度改革,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農業轉移人口舉家進城落戶,并與城鎮居民享有同等權利、履行同等義務。鼓勵各地區進一步放寬落戶條件,除極少數超大城市外,允許農業轉移人口在就業地落戶,優先解決農村學生升學和參軍進入城鎮的人口、在城鎮就業居住5年以上和舉家遷徙的農業轉移人口以及新生代農民工落戶問題,全面放開對高校畢業生、技術工人、職業院校畢業生、留學歸國人員的落戶限制,加快制定公開透明的落戶標準和切實可行的落戶目標。除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外,其他城市不得采取要求購買房屋、投資納稅、積分制等方式設置落戶限制。加快調整完善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落戶政策,根據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功能定位,區分主城區、郊區、新區等區域,分類制定落戶政策;以具有合法穩定就業和合法穩定住所(含租賃)、參加城鎮社會保險年限、連續居住年限等為主要指標,建立完善積分落戶制度,重點解決符合條件的普通勞動者的落戶問題。加快制定實施推動1億非戶籍人口在城市落戶方案,強化地方政府主體責任,確保如期完成。
(二)全面實行居住證制度。推進居住證制度覆蓋全部未落戶城鎮常住人口,保障居住證持有人在居住地享有義務教育、基本公共就業服務、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計劃生育服務、公共文化體育服務、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以及國家規定的其他基本公共服務;同時,在居住地享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出入境證件、換領補領居民身份證、機動車登記、申領機動車駕駛證、報名參加職業資格考試和申請授予職業資格以及其他便利。鼓勵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根據本地承載能力不斷擴大對居住證持有人的公共服務范圍并提高服務標準,縮小與戶籍人口基本公共服務的差距。推動居住證持有人享有與當地戶籍人口同等的住房保障權利,將符合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納入當地住房保障范圍。各城市要根據《居住證暫行條例》,加快制定實施具體管理辦法,防止居住證與基本公共服務脫鉤。
(三)推進城鎮基本公共服務常住人口全覆蓋。保障農民工隨遷子女以流入地公辦學校為主接受義務教育,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為主接受學前教育。實施義務教育“兩免一補”和生均公用經費基準定額資金隨學生流動可攜帶政策,統籌人口流入地與流出地教師編制。組織實施農民工職業技能提升計劃,每年培訓2000萬人次以上。允許在農村參加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規范接入城鎮社保體系,加快建立基本醫療保險異地就醫醫療費用結算制度。
(四)加快建立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激勵機制。切實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在農村的合法權益。實施財政轉移支付同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掛鉤政策,實施城鎮建設用地增加規模與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掛鉤政策,中央預算內投資安排向吸納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較多的城鎮傾斜。各省級人民政府要出臺相應配套政策,加快推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進程。
三、全面提升城市功能
(五)加快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圍繞實現約1億人居住的城鎮棚戶區、城中村和危房改造目標,實施棚戶區改造行動計劃和城鎮舊房改造工程,推動棚戶區改造與名城保護、城市更新相結合,加快推進城市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有序推進舊住宅小區綜合整治、危舊住房和非成套住房(包括無上下水、北方地區無供熱設施等的住房)改造,將棚戶區改造政策支持范圍擴大到全國重點鎮。加強棚戶區改造工程質量監督,嚴格實施質量責任終身追究制度。
(六)加快城市綜合交通網絡建設。優化街區路網結構,建設快速路、主次干路和支路級配合理的路網系統,提升城市道路網絡密度,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大城市要統籌公共汽車、輕軌、地鐵等協同發展,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系統建設,在有條件的地區規劃建設市郊鐵路,提高道路的通達性。暢通進出城市通道,加快換乘樞紐、停車場等設施建設,推進充電站、充電樁等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將其納入城市舊城改造和新城建設規劃同步實施。
(七)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統籌城市地上地下設施規劃建設,加強城市地下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合理布局電力、通信、廣電、給排水、熱力、燃氣等地下管網,加快實施既有路面城市電網、通信網絡架空線入地工程。推動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的新建道路同步建設地下綜合管廊,老城區要結合地鐵建設、河道治理、道路整治、舊城更新、棚戶區改造等逐步推進地下綜合管廊建設,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運營地下綜合管廊。加快城市易澇點改造,推進雨污分流管網改造與排水和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加強供水管網改造,降低供水管網漏損率。
(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在老城區結合棚戶區、危房改造和老舊小區有機更新,妥善解決城市防洪安全、雨水收集利用、黑臭水體治理等問題。加強海綿型建筑與小區、海綿型道路與廣場、海綿型公園與綠地、綠色蓄排與凈化利用設施等建設。加強自然水系保護與生態修復,切實保護良好水體和飲用水源。
(九)推動新型城市建設。堅持適用、經濟、綠色、美觀方針,提升規劃水平,增強城市規劃的科學性和權威性,促進“多規合一”,全面開展城市設計,加快建設綠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等新型城市,全面提升城市內在品質。實施“寬帶中國”戰略和“互聯網+”城市計劃,加速光纖入戶,促進寬帶網絡提速降費,發展智能交通、智能電網、智能水務、智能管網、智能園區。推動分布式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地熱能多元化規?;瘧煤凸I余熱供暖,推進既有建筑供熱計量和節能改造,對大型公共建筑和政府投資的各類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和認證,積極推廣應用綠色新型建材、裝配式建筑和鋼結構建筑。加強垃圾處理設施建設,基本建立建筑垃圾、餐廚廢棄物、園林廢棄物等回收和再生利用體系,建設循環型城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和城市開發邊界,實施城市生態廊道建設和生態系統修復工程。制定實施城市空氣質量達標時間表,努力提高優良天數比例,大幅減少重污染天數。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推廣節水新技術和新工藝,積極推進中水回用,全面建設節水型城市。促進國家級新區健康發展,推動符合條件的開發區向城市功能區轉型,引導工業集聚區規范發展。
(十)提升城市公共服務水平。根據城鎮常住人口增長趨勢,加大財政對接收農民工隨遷子女較多的城鎮中小學校、幼兒園建設的投入力度,吸引企業和社會力量投資建學辦學,增加中小學校和幼兒園學位供給。統籌新老城區公共服務資源均衡配置。加強醫療衛生機構、文化設施、體育健身場所設施、公園綠地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社區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規劃建設。優化社區生活設施布局,打造包括物流配送、便民超市、銀行網點、零售藥店、家庭服務中心等在內的便捷生活服務圈。建設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推動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援助等服務全覆蓋。加快推進住宅、公共建筑等的適老化改造。加強城鎮公用設施使用安全管理,健全城市抗震、防洪、排澇、消防、應對地質災害應急指揮體系,完善城市生命通道系統,加強城市防災避難場所建設,增強抵御自然災害、處置突發事件和危機管理能力。
四、加快培育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
(十一)提升縣城和重點鎮基礎設施水平。加強縣城和重點鎮公共供水、道路交通、燃氣供熱、信息網絡、分布式能源等市政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推進城鎮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設施全覆蓋和穩定運行,提高縣城垃圾資源化、無害化處理能力,加快重點鎮垃圾收集和轉運設施建設,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及污泥。推進北方縣城和重點鎮集中供熱全覆蓋。加大對中西部地區發展潛力大、吸納人口多的縣城和重點鎮的支持力度。
(十二)加快拓展特大鎮功能。開展特大鎮功能設置試點,以下放事權、擴大財權、改革人事權及強化用地指標保障等為重點,賦予鎮區人口10萬以上的特大鎮部分縣級管理權限,允許其按照相同人口規模城市市政設施標準進行建設發展。同步推進特大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設市模式創新改革試點,減少行政管理層級、推行大部門制,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
(十三)加快特色鎮發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創新機制,充分發揮市場主體作用,推動小城鎮發展與疏解大城市中心城區功能相結合、與特色產業發展相結合、與服務“三農”相結合。發展具有特色優勢的休閑旅游、商貿物流、信息產業、先進制造、民俗文化傳承、科技教育等魅力小鎮,帶動農業現代化和農民就近城鎮化。提升邊境口岸城鎮功能,在人員往來、加工物流、旅游等方面實行差別化政策,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和人流物流便利化程度。
(十四)培育發展一批中小城市。完善設市標準和市轄區設置標準,規范審核審批程序,加快啟動相關工作,將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置為市。適當放寬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設置標準,加強產業和公共資源布局引導,適度增加中西部地區中小城市數量。
(十五)加快城市群建設。編制實施一批城市群發展規劃,優化提升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推動形成東北地區、中原地區、長江中游、成渝地區、關中平原等城市群。推進城市群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構建核心城市1小時通勤圈,完善城市群之間快速高效互聯互通交通網絡,建設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高速公路為骨干的城市群內部交通網絡,統籌規劃建設高速聯通、服務便捷的信息網絡,統籌推進重大能源基礎設施和能源市場一體化建設,共同建設安全可靠的水利和供水系統。做好城鎮發展規劃與安全生產規劃的統籌銜接。
五、輻射帶動新農村建設
(十六)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推動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城鄉聯網。推進城鄉配電網建設改造,加快信息進村入戶,盡快實現行政村通硬化路、通班車、通郵、通快遞,推動有條件地區燃氣向農村覆蓋。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加強農村垃圾和污水收集處理設施以及防洪排澇設施建設,強化河湖水系整治,加大對傳統村落民居和歷史文化名村名鎮的保護力度,建設美麗宜居鄉村。加快農村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等事業發展,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深化農村社區建設試點。
(十七)帶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2020-05-26 09:01:34
建筑業整體的產值利潤率約為3.5%,幾個細分的行業中,房建約為3.2%,基建約為3.7%,建筑裝飾和建筑安裝業約為4.5-5%,園林業的產值利潤率則遠高于5%。整體而言,建筑細分行業中,產值利潤率越低的行業,“營改增”后受到的影響越小,而行業產值利潤率越高的行業,“營改增”后受到的影響就越大。
“營改增”對園林企業的影響最大,以前園林企業從外部調苗木,苗木基地很多都沒有發票,平均來說,如果是純園林的話,苗木的成本約占總成本的70%;如果是公園的話,苗木成本占總成本的40-50%;如果需要挖大湖的話,那么土的成本要高于苗木的成本?!盃I改增”對園林企業的影響最大,主要源于苗木這一進項,園林企業原來交3%的營業稅,現在交11%的增值稅,就算能實現一些增值稅進項抵扣,仍然要交8-9%的稅,對企業的影響很大,而且沒什么可籌劃的稅務空間。另外,園林設計業務歸屬于文化創意服務中的設計服務業,原先按5%繳納營業稅,目前已改制為繳納增值稅。
對于一般納稅人來說無論是園林設計板塊還是園林施工板塊營改增以后企業稅負是有所上升的。營改增對園林工程企業的影響不只體現在稅負上,還有由此引起的連鎖反應。首先,影響到了現金流。增值稅繳納時間為開具發票的當天,然而有些市政園林設計合同,客戶處于絕對強勢地位,尾款要等工程結算才能給付,大多數的園林施工項目都有至少1年5%-10%的養護保證金,且工程款拖欠嚴重。這就造成了稅款先行繳付,工程款收取滯后,企業現金流就難以平衡。其次,影響到了財務指標。增值稅是價外稅,這就導致企業收入產值和入賬的資產價值下降,資產負債率上升,盈利指標下降。進一步會對企業的資信評級、行業排名均產生負面影響。最后,影響到了管理模式。
那么,營改增后園林工程企業該做出哪些與之相適應的調整措施呢?
1、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經營情況和規模,合理選擇納稅人身份
111號文明確指出,小規模納稅人會計核算健全,能夠提供準確稅務資料的,可以向主管稅務機關申請一般納稅人資格認定,成為一般納稅人。這給了中小型園林工程企業一次選擇的機會。
2、建立合格供應商體系,充分取得進項稅抵扣
營改增后,企業能否減輕稅負的關鍵就是能否充分取得進項稅抵扣。經過專業測算,理論上園林設計板塊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重不低于11.7%,園林施工板塊可抵扣成本占收入比重不低于72%,可基本維持原繳納營業稅稅負?;诖?,園林工程企業需盡可能地取得進項稅抵扣發票。這就需要對現有的供應商進行全面梳理,剔除證件失效、走逃的供應商,并進行分類,區分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之后盡量選擇一般納稅人作為材料及勞務供應商,以求取得合格的抵扣發票。而小規模納稅人則作為適當的補充。
3、調整采購策略,推遲大額固定資產采購
應盡量從已經實行營改增的試點地區及行業進行苗木建材設計勞務等采購,以求取得進項稅抵扣。
4、在招投標及合同簽訂過程中考慮增值稅因素
園林工程企業應從招投標直至合同簽訂的整個過程中將增值稅因素考慮進去,包括設計概算和施工圖預算。在合同報價時應對增值稅進行成本折算,將一部分稅收成本轉嫁到下游。簽訂合同以包工包料為宜,減少甲供材料合同,避免非正常的分包轉包,這樣可以合理合法地取得更多抵扣發票。
5、更新內控體系,提高人員素質
營改增對于園林工程企業整個的內控帶來的影響是全方位且深層次的,將促進企業更新內控體系。企業應在采購、招標、現金流、投資、籌資、銷售、合同管理、發票管理、成本控制等方方面面重新評估,嚴格控制風險。營改增之后,對于財會人員來說,工作量將增加,會計科目設置、賬務處理和納稅申報與繳納營業稅時有非常大的變化,對于其他管理人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業應從一把手到基層員工,充分重視,及時更新知識,提高人員素質。有必要的話,可以成立專門的團隊,保證營改增的順利實施。
6、實時關注最新信息,享受優惠政策
營改增進程中會遇到各種復雜的問題,不可能一步登天,盡善盡美。在實務操作中遇到的問題和疑慮,可以參考相關部門發布的操作指南。
廣大園林企業要做有心人,對營改增工作不斷地調整和改進。

2020-05-26 09:00:33
86處地上可見遺存將“亮相”
1860年,英法聯軍的一場大火燒毀了“萬園之園”——圓明園。如今的圓明園遺址公園成立于1976年,經過40年的逐步搶救,經過圍起來、遷出去、管起來,園內5000多畝已實現對社會開放?!暗珪r至今日,仍沒有全面整治,有些文物遺存仍埋沒于雜草叢中?!眻A明園管理處有關負責人介紹。
近日,圓明園管理處啟動了對地上可見遺存的普查整修工作,對公園地上86處可見遺存完成了統計造冊。其中包括大水法、萬方安和、杏花春館、上下天光等建筑遺址56處;文淵閣、紫碧山房、廓然大公、桃花洞、獅子林等疊石遺址21處;舍衛城城墻、海晏堂等夯土遺址9處。同時,對1860年未被燒毀的正覺寺內的古樹進行樹齡檢測,證實有27棵古樹見證了當年的浩劫。
“這些地上遺存是圓明園的寶貝,我們想把這些可見遺存清理展示出來,不管是疊石或夯土,用來豐富公園的展示區域,讓社會認知圓明園不僅僅有大水法等西洋樓?!痹撠撠熑私榻B,現在計劃通過綠化清理、搶險保護、立項修復等方式,并配以更為詳盡的牌示、沙盤等,讓沉睡上百年的文物“醒過來”、“亮出來”、“站起來”。
雜樹雜草禍害遺存
圓明園遺址上自然生長了很多雜樹雜草,按照“遺址優于樹木”這一思路,圓明園將對部分地上遺存展開綠化清理,去掉多余的雜草和樹木。有關負責人坦言,由于涉及文物,一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也會遇到難題,如遺址上的樹木到底該不該清、如何清。公園特別請來文物專家“把關”綠化清理。
據介紹,“大水法”棧道竣工之后,在專家的指導下,公園將對萬方安和、紫碧山房、廓然大公等遺址進行保護性清理修整?!斑@三處遺址各有特點,因此也將其作為公園整修清理的突破口?!痹撠撠熑苏f。
萬方安和,圓明園乾隆四十景之一,曾是一處以“卍”字軒為主體的風景園林,東西南北室曲折相連,共33間殿宇。10多年前公園對這里考古時,發現在一片荒草中露出了“卍”字建筑基址?!爱敃r為了保護文物,公園用一尺多高的新磚覆蓋了原基址?!痹撠撠熑私榻B,但愈漸茁壯的小樹竟成了“禍害”,其發達的根系扎入土壤,逐漸毀壞了原有的青磚。從歷史資料看,這個景群只有建筑,沒有樹。
不僅是萬方安和,紫碧山房、廓然大公等遺址也遭遇雜樹荒草地“侵蝕”,甚至峰石、堤岸等也飽受其害?!暗搅嗽撉謇淼臅r候,我們也會在專家的指導下,想盡各種辦法,逐步把遺址整理得更好?!痹撠撠熑吮硎?。
地下遺址勘探已完成20%
公園也開始對地下遺址進行勘探,目前勘探完成20%。公園通過采取磁法、高精度磁光泵、多頻電磁法、探地雷達等物理手段,以及分析鑒定木材、三合土、磚瓦、琉璃構建、土壤沉積物等科技手段,對線法畫、藻園、月地云居、日天琳宇、西峰秀色等98處遺址及道路位置、布局、規模進行考古,為今后選擇保護展示手段提供決策參考?!敖窈笪覀兇蛩?,考古一處、展示一處,為實現全園展示,一小步、一小步地前進?!庇嘘P負責人說。
按照《圓明園遺址考古工作計劃》,公園現已摸清了圓明園、綺春園、長春園這“圓明三園”內所有山形水系的布局,為全面恢復山形水系提供了基礎依據。下一步,圓明園還計劃成立檔案館,為其山形水系設置檔案。該負責人表示,由于公園原始檔案很少,所以計劃派人員到故宮、國博等處,收集所有關于圓明園的記載,便于今后研究使用?!坝脗€形象的比喻,圓明園山形是骨架;水系是血脈;遺址是器官;樹木是毛發;檔案是靈魂,就像哪吒復活一樣,無論多么艱難,我們都要逐步清理、修整、展示出來,讓大家體會到中國歷史、建筑、園林、藝術、國學的博大精深,讓圓明園成為5280畝的遺址展陳博物館?!?br/> 據了解,圓明園現管轄面積5280畝,相當于故宮和頤和園的總和,但目前仍被占壓的區域有1590畝,包括園內辦公區、101中學以及一些居民社區等。面對“山形水系全面恢復需要多少年”的問題,有關負責人用周恩來總理的話作答:“圓明園要保留,地不要撥出去,帝國主義把它燒毀,將來有條件時可以恢復。圓明園這個地方,總有一天會整理出來供國人參觀的,國恥勿忘,圓明園遺址是侵略者給我們留下的課堂?!?br/>

2020-05-26 08:59:35
據了解,該VR主題公園將是中國第一個集歷史、文化、教育、旅游、動漫、科技為一體的體驗式、互動式主題樂園。該公園建成后,不僅是廣大消費者休閑、娛樂的理想之地,更是對三國歷史、文化的發掘、保護、弘揚、學習的旅游目的地。
“中國歷史文化沉浸穿越之旅---穿越三國”主題公園,分三期完成。一期項目以逍遙津公園三國文化博物館升級改造為主:將原博物館打造成以“三國歷史文化”為主題,集歷史、文化、高科技、動漫、娛樂為一體的互動、體驗式博物館,于5月27日投入運營。該項目負責人告訴記者,觀眾進入博物館后將可看到赤壁之戰、張遼威震逍遙津、挾天子以令諸侯等7個三國故事,未來還將繼續添加其他故事。票價方面,到今年年底,主題公園都將實行優惠價,每人票價60元。
此外,二期項目還將建設“三國穿越延伸虛擬主題樂園”。包括:三國戶外VR體驗園、三國大觀VR竟技園、三國球幕場景穿越園等,游客可以在其中深度體驗三國歷史文化,計劃今年底對公眾開放。三期項目將逍遙津其它游樂設施進行VR升級改造,計劃明年底對公眾開放。

2020-05-26 08:58:10
16處新建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分別是:遼寧省樓子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吉林省通化石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龍江省北極村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公別拉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碧水中華秋沙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翠北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安徽省古井園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福建省峨嵋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江西省婺源森林鳥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河南省高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湖北省巴東金絲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西壯族自治區銀竹老山資源冷杉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貴州省佛頂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西藏自治區麥地卡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霍城四爪陸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伊犁小葉白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余2處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為陜西省丹鳳武關河珍稀水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黑河珍稀水生野生動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通知》指出,自然保護區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美麗中國的重要載體。強化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是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新發展理念的具體行動,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筑牢生態安全屏障、確保各類自然生態系統安全穩定、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的有效舉措。
《通知》要求,有關地區和部門要嚴格執行《自然保護區條例》等有關規定,認真貫徹《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做好自然保護區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要求,嚴格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加強組織領導和協調配合,加大對涉及自然保護區各類環境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妥善處理好自然保護區管理與當地經濟建設及居民生產生活的關系,確保各項管理措施得到落實,不斷提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管理水平。
據了解,按職能分工,林業部門主要負責野生動物、野生植物、森林、濕地和荒漠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的建設管理工作,已有超過3500萬公頃天然林和約2000萬公頃天然濕地,90.5%的陸地生態系統類型、85%的野生動物種類、65%的高等植物群落在自然保護區內被保存下來。據國家林業局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自然保護區在數量、分布、類型、結構上基本滿足了維護國家生態安全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需要,維護了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長遠利益,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為建設山青水秀天藍的美麗中國作出了重要貢獻。
1956年,在中科院和原林業部共同倡導和推動下,廣東鼎湖山自然保護區等我國第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立。2016年是我國自然保護區建立60周年。目前,全國共有446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達361處。截至2015年年底,林業系統已成立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2228處,總面積1.24億公頃,占國土面積的12.96%。

上一頁
1
下一頁